|
发表于 2004-11-17 16: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好意思,我今天早上刚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则消息。天哪!怎么办?</P><P align=center><b><FONT color=#cc0000>儿童胸透易得癌症 </FONT></b></P><P>
# o* S& R+ _$ G, W. L" |, q1 V1 L 每年一度的胸透,是学生体检的“保留节目”,但是,殊不知,孩子这样频繁地接受辐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祸根;我国明文规定放射检查需屏蔽性腺等特殊部位,但实际操作却如同虚设。记者近日采访广州、深圳多位放射防护专家,他们指出,儿童滥检问题危害最重。他们一致呼吁:儿童每年体检,胸透得不偿失应尽快叫停!! {4 n* X/ c. W+ E+ L9 e
胸透致癌
2 k. a" q1 f' _# h, \ 儿童越小越敏感0 C0 F, o8 G4 Q3 [0 m6 l
有一个尚未满月的BB,因腹涨就诊,竟被照了两次X光片、两次CT,而他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危害较小的B超检查完成。深圳一位从事医疗放射防护几十年的专家朱志新,说起他在检查中碰到的这件事至今愤怒难抑。他质问这位开单的医生,“如果这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会让他这样检查吗?你这是在谋财害命!”
* N% a' V" K0 B2 K4 R7 c 一些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放射检查致癌的原理。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检查,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5 H; u0 l0 m+ R
胸透来钱& `4 `7 p2 z- t( q
违规“体检”乐此不疲4 o/ `/ G; A4 ]: C7 k8 V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每年的体检。但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都不会忘记上学期间,每年体检进行“胸透”都是保留节目。从事放射防护研究二十余年的广州医学院强永刚教授说,殊不知一次胸透的放射线量就相当于10次X光检查,他说,法国、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前苏联为11.1%,而我国则高达61.8%!
* N2 |9 i* ^0 R- ? 学生体检也是块不小的肥肉,肥水不流外人田,广东某市教育局竟然购买了一台体检车,为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学生胸透、X光检查。而一般情况,体检车的放射防护较放射室的要差很多,因此我国对其使用是有限制的。一位CT室的医生告诉记者,医院给他们科室去年定下的“任务”是23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
3 v- h. ?1 |1 G6 ^) b# y! y0 ] 性腺屏蔽
! |. N% v, c" a# B+ U 医院视规定如虚设
3 b) \( P z6 @* @3 A X光和CT检查滥用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并不是缺少标准,截至到2003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并无什么两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却如同虚设。拍胸片享受到屏蔽保护的患者可能是寥寥无几。6 b9 M4 m; k1 S3 w# m2 ?
一张检查单,开单医生可以拿到100元左右的回扣,医院可有数百元的创收。但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他们携带的将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这一颗颗炸弹危及的将是整个民族的健康!- g" L- R0 y, o# h% C7 ~& X. q& K
专家建议9 J( M0 k, Q6 O
只有必要时才胸透
, V, N+ Y$ Q) m5 j+ P$ e" [! r) X 强永刚认为,和成年人相比,儿童患肺结核的几率微乎其微,以检查出极少的疾病为代价,让这么多“花朵”每年被辐射一次不值得。他建议,学生可在毕业、入学,或出现症状时才做此类检查。广州某市级医院放射科主任说,由于和X光检查相比,胸透曝光时间长,且清晰度不足,有些地方已考虑由X射线拍片检查取代胸透,只有必要时才将胸透作为辅助检查手段。据羊城晚报陈辉</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