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5|回复: 4

预防接种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4 1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免疫接种所用的生物制品无论是抗原或抗体,对人体而言都具有抗原性,都是大分子的异物或异体物质。接种于人体后,除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外,有时还可能因生物制品质量、使用方法,或极少数人处于某种特定的病理生理状态及特有的遗传素质,产生有损于机体的不良反应或免疫反应(变态反应)。这种在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了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称之为免疫接种副反应,即预防接种反应。
% B3 Q4 C' s+ Q
3 I  Y0 X% A2 q$ D; S" o4 I$ `    在数以亿计的接种对象中,免疫接种的副反应是极其少见的,而且多是轻微的。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生物制品制造工艺的改进,使其成分纯度提高;同时,制造疫苗的菌、毒株的优选,生物工程的应用,使真正的免疫接种副反应减少到极低水平。此外,由于对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检查手段的完善,以及研究疾病方法学进展,使一些原本不属于免疫接种副反应而只是在接种时间上的偶合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慢性肾炎、高血压等)得以排除,故免疫接种副反应呈减少趋势。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与免疫接种相关的副反应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 n8 z: A; r9 Z  C
& N2 s  K! z/ H. u
    引起免疫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有些原因已搞清楚,有些尚不清楚。但是,任何副反应都是由生物制品的特性、质量、使用和受接种者的个体因素等几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单一因素引起的,有的则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生物制品本身,如生物制品的生物学特性、生产工艺(在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中,常需要添加一些必不可少的物质,如培养基中的某些营养素、动物血清、动物组织、细胞残片等)和附加物质(如防腐剂、佐剂等);生物制品使用的因素,如接种部位不正确、注射器材消毒不严等;个体因素,某些接种对象由于健康、精神因素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例如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紧张、体质衰弱、低血糖、癫痫等。
" a( F+ X: f1 u, _8 B( J
) c5 Z# O+ y# {3 l: e+ ?    预防接种反应一般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种。一般反应是在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由生物制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异常反应是指免疫接种后发生的、与一般反应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的、发生概率极低、往往需要医疗处置的反应,主要有:晕厥、无菌性脓疡(化脓)、急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局部组织坏死、变态反应性脑炎、接触性皮炎等。
1 f$ r" P- u4 n% g
! q& w2 e  x0 _0 M    常用生物制品预防接种时可能发生如下异常反应:
- }: |# C7 \1 R3 s. W    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见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等;麻疹疫苗——反应有发热、皮疹;百白破疫苗——常见反应有局部红肿、发热、头痛以及局部或全身荨麻疹、休克、惊厥等;乙型脑炎疫苗——局部红晕,发热(< 38℃)及过敏性皮疹、紫癜、休克,高热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发热、局部红晕、硬结、无菌性脓痒以及头晕、恶心、搔痒等。
; w8 P0 A7 k7 m- o; n$ w. E' g) v
) v! ~2 c4 A# o    为了防止反应的发生,在预防接种时必须主动询问病史,儿童家长也应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病史,尤其是接种对象的过敏史、免疫功能史等,一般对过敏性体质、正患有传染病以及患有白血病等免疫机能受损性疾病的儿童,不宜接种任何疫苗;其次,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物制品质量,如尽量去除残存的牛血清、使用精制疫苗和含有多种抗原、抗体成分的联合疫苗(如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百白破——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
7 Q4 |; ?: l4 Z( P: X' l* N2 P8 ]* M' I, {. m4 J" U
    上海市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是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执行的。4 S+ J' i$ w3 ?$ P0 N
- z4 K4 J; Y* @" s# K2 H
    首先,对每例严重的异常反应和事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 [4 h1 j% w9 G6 M. W) j4 g
2 V; L5 v) O( {' a: q" K1.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长姓名、住址、单位名称。
! L% }5 T$ d/ T, o* `1 c' z
% A' i4 f( H: N, M  l# T2.接种制品的名称、批号、失效期、生产单位、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日期、时间、针次、剂量、接种单位、接种者姓名、制品检定结果。
6 ^8 Z. z7 l* V6 I# t  \. I% [) G! U3 D- `8 R
3.既往史:接种前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过敏史、神经及精神病史、以往预防接种史(包括本制品的以往接种史)及反应。( ]: X8 o" Z- y& T" a+ V. G8 G

5 p( K  o) [9 D+ m$ _7 s& C4.家族史:有无癫痫、脑病、惊厥、过敏史等。
$ D7 H$ Y: K4 g( a: Q% R4 N& u1 @0 e& Y' t0 c4 M( i& ~1 f; S
5.反应出现时间: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包括主诉和体征。
6 s" a+ m; [4 Q% m% R/ J! U. y% O: m
6.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情况:除常规检查外应包括免疫功能测定,细菌、病毒的分离等。
8 t: z2 e. d5 a! c! ~9 g) F. S  }
& Y) ?5 Z7 n/ C# \8 F7.经过处理:门诊治疗单位,初诊日期,住院日期,医院名称,住院号,治疗经过,转归—痊愈、后遗症、死亡(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病理解剖情况)、就诊单位诊断,与这次预防接种的关系。
/ n$ l3 K5 }9 z1 E: M* y7 Q, A# K9 Z9 h4 @( k  x4 T
8.制品保存情况,接种的环境、操作情况和器材消毒等情况。& i  s6 [. p/ i) s9 A& y5 j

1 O" y8 I- S* `9.同时、同地、同批或同支疫苗接种人数及反应情况;接种者当天接种人数及反应情况可结合当时当地未接种同种制品的对象的健康情况;当地或周围有无传染病流行及接触情况。
0 F  C( j  W. K: B
7 d# q/ f% D, c3 p, d) o2 C10.调查人员意见:可能发生反应的原因分析、反应类型、调查者、调查日期。
, N  h3 {, v; i4 U8 N( U/ h6 X. r0 L1 a' ^: }( Q
陆医生注: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伴有青紫的先心病,如果仍然进行预防接种的话,可能因为由此并发的不良反应给心脏带来一定的负担,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心衰,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小儿如果伴有先心病,能否进行预防接种应该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发表于 2010-9-2 1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0: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学习7 b7 D2 Z2 H. i; p* r( }( h7 W
谢谢陆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0: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学习
1 L3 A  H' Y! p4 D) C谢谢陆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4: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手机版|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021-38626161|关于我们|沪ICP备1501978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