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疑难手术图谱》前言 2006年我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小儿心脏手术学》,在此之后,有许多同道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鼓励,使我倍受鼓舞。出版社后来跟我联系能否出版一本先心病方面的手术图谱,这样可以弥补单纯的文字描述所带来的不足。我首先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同时我也知道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国内先心病诊治中心有很多,我们的手术模式、手术方法仅能代表我们一家之言;另一方面,图谱对先心病的病种、术式,以及图像拍摄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我有些担心难以胜任这个任务。 人民军医出版社的相关人员随后跟我多次联系,希望能够促成这本图谱的成形。我非常感谢他们的耐心,考虑到国内还没有先心病手术图谱方面的专著,我最终决定不妨进行一次尝试。我对这本图谱的可行性进行了一些实际考察。首先在先心病的病种和术式方面,我们心脏中心在2008年的手术数量达到3000例,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先心病类型,在病例采集方面应该不成问题;其次是图片的拍摄问题,最好是主刀者的头灯上能够配备摄像装置,可以在术中随时抓取有价值的图片,但是这样的摄像系统造价较高。我们另外选择了采用高级数码相机(机身:佳能EOS 40D;镜头:佳能EF 100MM F2.8 Macro USM)在术中由专人进行拍摄,一些测试结果下来,觉得图片效果还是不错的;然后就是图片的后期处理问题,处理图像者既要懂得先心病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技术,幸运的是,我们有几位这样的年轻外科医师,这为图谱得以实现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 图书出版合同签订之后,这本图谱便在随后的一年里成为我的一个主要工作主题。不论什么事情,我都希望做精做好,这本图谱也是一样,我希望它能够成为一本对同道有参考价值的专著。 病例的收集并不困难,但是要拍摄出高质量的图片就要下一番功夫了。由于拍摄者无法站在主刀者后面进行拍摄(因为主刀者后面是体外循环设备),因此只能站在患者头端或者一助的后面进行拍摄,我们努力把镜头置于跟患者垂直的位置,这样拍出来的图片经过旋转之后,视野与就与主刀者一致。但并非每张图片都能这样,因此,请各位留意图片中对于患者体位的指示(一个小人儿标志)。同时,正如单纯的文字描述不一定能将手术方法讲清楚一样,单纯的图片也同样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因此也请各位同时参考我们提供的文字描述。 图像的后期处理很重要,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同时提供一张彩色图片和素描图片,素描图片上对重要解剖结构进行标注,这样更加有利于对解剖结构和手术方法的理解。我和几位编者一起在后期对图片和文字内容进行了多次校对,以期把错误或者失误降到最低。当然,百密一疏,文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同道能够一如既往的向我们提出意见和批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的前身是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其开拓者为我国先心病领域知名的丁文祥教授和苏肇伉教授,经过近3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中心。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正在不断的超越自己。这本图谱绝不仅仅代表着我的个人观点,它更是心脏中心几代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体现,蕴含着老一辈专家对我们的殷殷之情,也蕴含着我们对事业的拳拳之心。谨以此书献给我所崇敬的丁文祥教授和苏肇伉教授。 在图像拍摄和后期整理过程中,陆兆辉博士和杜欣为医师为我完成了大量繁琐的工作,殷猛博士在专业摄影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建议,人民军医出版社为本书安排了最为优秀的美编,制作出精良的图片,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正如前面所说,这本手术图谱是一次尝试,任何尝试和摸索的道路都是曲折的,但或许正是一次次的勇于尝试,才能促进我们的先心病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我真心希望我的这本图谱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位同道对我国先心病事业的更大关注,把我们热爱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09年初春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