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夏琳 田丹)2014年1月8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江忠仪院长收到来自对医疗认证的权威机构“国际联合评审委员会”(JCI)认证邮件,儿中心成为国内首个通过JCI复评审的儿童专科医院。 2013年12月16-19日,四名来自世界最权威的医院品质评审机构—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的评审专家们悄然进入儿中心的各个角落,开始了JCI最具公信力的国际医疗质量评审的一周。这是儿中心继2010年获得JCI认证后迎来的首次复评审。在各大医疗业务指标直线上升的同时,医院仍坚持以“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在要求更为严苛的复评审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历经一周的评审后,JCI评审组长Roberta W. Heath女士表示,在329项评审标准的共1200多条要素中31项部分未达标,3项未达标,这是非常好的成绩。她代表评审组向医院表示祝贺,更向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儿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敬意! 早在2008年,儿中心领导班子就把医院发展的关键点落在了“抓医疗质量,保病人安全”这十个字上。院领导们一致认为,未来,只有质量坚实的医疗机构,才能真正赢得病人的信任,才能有实力在学科建设中占领高地,才能在医院发展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长远!抱着这样的决心和信心,儿中心于2008年踏上了JCI认证的征程,经过三年全院职工的努力,儿中心于2010年底以98.5%达标的好成绩圆满通过了JCI首次评审,成为国内大陆地区首个通过JCI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当时,JCI总部如此评价儿中心:中国公民应该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承担如此繁重医疗服务的同时,仍然聚焦国际一流医院在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一极具挑战的目标中所做出的努力而骄傲! 时隔三年,儿中心各大医疗指标显著上升,门急诊病人数、住院病人数、手术病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在患者增加,工作负荷加重的情况下,儿中心以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迎接JCI复评审的诸多挑战。12月16日起,来自全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国际工作经验的Roberta W. Heath、Ashraf Abdrabulnabi、Christopher C. Booher和Nicola A. Scott四位评审专家,在为期一周的复评审中分为医生、护理、管理和临床四个工作组,以文件审核、深度访谈、系统追踪和病人追踪等方式,深入了解儿中心的文件制度、医疗流程、药物系统、院感监控、数据指标、员工资质、设施安全、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全方位地评估医院能够为病人提供安全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的可及性。作为JCI复审,评审官更加关注细节和对JCI标准保持的连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评审中,儿中心还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的角色参与评审。相较2010年,此次评审新增了医学专业教育(MPE)和人体实验研究(HRP)两个章节的评审内容。在医学专业教育环节,JCI要求医院能够为医学生和住院医生提供适宜、足够的教学资源,且能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医学生和住院医师参与的医疗活动。在人体试验研究中,更多是的关注涉及人体试验的研究的严谨性和伦理问题。我院作为儿科医师住院基地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均具有系统的文件管理制度和日常质量监控,在本次评审中,均得到专家的肯定。 在12月20日JCI评审总结大会上,JCI评审组长Roberta W. Heath女士代表评审组发言。她表示,在一周的评审中,医院巨大的门急诊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儿中心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照顾儿童的工作热情更令评审们敬佩。儿中心院长江忠仪代表医院向远道而来的评审组专家致以真诚地感谢。他说道,在评审过程中,专家们专业、严谨、务实以及充满人性化的精神时时感动着大家,JCI注重组织、管理、流程上的科学化给医院管理层很大启发,专家们不仅指出了问题,更帮助医院更有效地提高品质和服务。江院长表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全力推动科研转化是儿中心的使命。未来,儿中心将继续大力推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建设,以建设医疗综合楼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级,加快学科发展的步伐,儿中心人必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令人骄傲的成绩! 院党委书记江帆在发言中深情地感谢所有儿中心医护员工。在这个艰难而有意义的过程中,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是管理人员还是后勤保障人员,大家携手共进,克服各种困难,这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无比空前。大家把“一切为了孩子”信念铭记心中,把医院的荣誉感放在首位,为医院的发展加足马力,在此次再度经历了国际化的专业评审后,我们再次肯定儿中心员工是值得骄傲、值得感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