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子的心脏就如同一个小小的鸽子蛋,空间极小,目前尚没有专门适用于小婴儿的导管手术器械,手术中导管位置的细微偏差都可能引起心脏穿孔,导致死亡。
![]() 2个月大的小婴儿绢子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就因为一颗疯狂跳跃的心脏被送进了医院。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运用射频消融技术帮助她成功摆脱了“疯狂心跳”,创下国内射频消融最小年龄的纪录,也代表该医院婴幼儿导管技术、穿刺技术及射频消融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今天上午,绢子康复出院。 2个月大的小婴儿绢子在儿中心心血管内科运用射频消融技术的帮助下成功摆脱了“疯狂心跳”,创下国内射频消融最小年龄的纪录。 出生仅10天,绢子的父母就发现孩子的心跳异常快,最快时每分钟达280次,几乎超过正常儿童心跳的一倍(一般在150以下)。快速的心跳导致孩子脸色灰白、精神萎靡、手脚冰凉,时而发出小猫似的呻吟声。 绢子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儿中心就诊。在儿中心,治疗婴儿室上性心律失常虽并非首例,但如此低龄、如此顽固的婴儿心动过速实属罕见。更棘手的是,所有儿童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已对她束手无策,疯狂心跳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孩子逐渐出现了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现象,严重时必须使用电击除颤才能暂时控制病情,这对仅有2个月大的绢子来说实在太过残忍。 心血管内科黄美蓉主任医师和高伟主任医师在认真分析病情,取得患儿家长充分理解和信任后,决定为绢子“孤注一掷”,实施射频消融术。黄美蓉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对付这种频繁发作、顽固、发作时间较长的室速,最好且唯一的方式就是实施射频消融术。” 黄美蓉介绍,这项技术需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导致局部心肌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今年初,儿中心曾突破禁区,治愈了一名13个月大的心律失常患儿,创下国内该类疾病的低龄纪录,如今,面对只有2个月大的绢子,再探该类手术的低龄极限亦是巨大挑战。 实施射频消融需要多科学通力合作,除了心血管内科以外,还需要麻醉科、影像科、PICU的全力支持。2个月大的婴儿血管特别细,且长期心律失常已对孩子的心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完成了麻醉挑战后,紧张的射频消融实施术更牵动人心。 术中,专家们放弃了放置3根导管定位的常规做法,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技术,以1根导管来找出异常点。 绢子的心脏就如同一个小小的鸽子蛋,空间极小,目前尚没有专门适用于小婴儿的导管手术器械,手术中导管位置的细微偏差都可能引起心脏穿孔,导致死亡。术中,专家们放弃了放置3根导管定位的常规做法,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技术,以1根导管来找出异常点。导管从股静脉穿刺进入,经右心房至右心室发电阻断异常部位。阻断后,反应心室收缩功能的常用指标——射血分数立即开始恢复,患儿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标志着手术成功实施。 一周后的今天,绢子顺利出院,这个漂亮的小女婴摆脱了“疯狂心跳”后,即将回归正常健康的生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中图片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提供 图片编辑:项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