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者节前夕,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召开隆重表彰会,市委书记陈良宇、市长韩正等党政领导向上海市劳动模范代表颁发证书,徐志伟教授接受党和国家、人民给予的荣誉。光荣属于辛勤的劳动者! 徐志伟教授197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后即从事小儿心胸外科工作。青春做伴、岁月如歌;上下求索、兢兢业业;世事沧桑、鬓雪飞来。二十八载奋斗,缝线是音符,刀剪作指挥,谱写了一曲曲心跳乐章。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心外科知名于世,风华正茂的徐志伟教授于1986年受医院所派前去进修学习。凭着超人的勤奋和努力,他就获得了 Clinic Research Fellow证书和临床工作执照,也就意味着可以在加拿大行医。面对优越的国外工作生活条件和导师的盛情邀请,邓小平同志的话始终铭记在徐志伟教授心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他毅然踏上了归国之路。 外科手术依如作学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徐志伟教授对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生理、手术演变、最新进展,从基础到临床,删繁去简,重点要赅,了然于胸。图书馆有关本专业的所有图书期刊,古今中外,都可找到他在不同年代的签名。腹有诗书才自华。徐志伟教授做手术,面对各种情况和突发事件,从容镇定,不同方案随手拈来,总能逢危化安。而这中又蕴涵了他多少心血和智慧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的先心外科是建立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之上的,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科学求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徐志伟教授总是这样教导青年医师,并且身体力行。连续法修补婴幼儿室间隔缺损、自体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室流出道、经左房顶部纠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一期纠治先心病合并气道狭窄、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根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共汇大体肺侧支血管一期纠治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大动脉换位术治疗右室双出口、双调转术治疗纠正性大血管错位,徐志伟教授在危重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探索和创新已形成规范和标准,填补国内空白。2003年,大动脉换位术连续纠治20余例室间隔完整大血管错位病人无死亡标志着我国先心外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动脉换位术成功治疗最小年龄仅为出生后11小时,最小体重为1450余克的大血管错位病人已被市党史研究室列入“上海之最”。 徐志伟教授誉满华夏。求医问病,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但他无论贫贱富贵、不管鸿儒白丁,全心全意、一视同仁。病人家属大部分携家带口,来自于全国各地,他总为他们的衣食住行着想,门诊量常常突破最高限额,已华灯初上,才送走最后一名。徐志伟教授是科内急诊手术最多的医生,何时拿起手术刀都是他工作中的一部分。无论多么疲惫,病人的到来就意味着战斗号角的吹响,徐志伟教授就会精神百倍,用灵巧的双手,飞扬的手术刀编织生命之路。他经常说给生命以时间,还生命以笑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徐志伟教授深知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作支撑,临床工作终归是空中楼阁、亦步亦趋,缺乏核心实力。早年徐志伟教授参加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系列研究,并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先后完成卫生部课题《深低温技术血气管理方案对脑保护作用的应用研究 》、上海市百人计划课题《精氨酸对乳猪深低温停循环后脑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小婴儿危重先心病的急诊手术》、 《右室双出口手术方案的优化策略与生存分析》获得二医临床医疗成果奖,《小儿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新突破》获得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一等奖。参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胎羊低温体外循环的实验研究》、《反向肺循环研究》。培养和协助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5名。发表论著71篇,其中43篇为第一作者,3篇发表于国外医学杂志;参加编写《小儿先心病外科学》等多部著作。 徐志伟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全国委员、全国心胸外科学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始终代表着国内本专业的最高水平,2001年3月,徐志伟教授接过接力棒,任科室行政主任,他能倾听、尊重丁文祥教授、苏肇伉教授等前辈的宝贵意见和经验,结合新形势下医疗工作现状,注重科学管理、发扬民主,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凝聚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沟通,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普及先心病知识。在他的领导下,小儿心胸外科去年手术数达1578例,手术成功率达97%,处于国内领先。 光荣属于奉献者,辉煌只代表过去和历史。2004年,心胸外科作为市内首批临床中心已开始新的运转,新的病房大楼就要拔地而起。年手术例数达到3000例是每一个心胸外科人的理想和使命,医治好每一个先心病人的心灵是徐志伟教授永恒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