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杂音
功能性:收缩期或连续性;无舒张期。
病理性:各种先天性心脏病。
2.发绀
中心性发绀:中枢神经疾病,肺部疾病,呼吸道阻塞,肌肉无力,变性 血红素血症,发绀性心脏病。
外围性发绀:休克,心衰竭,新生儿肢端末梢发紫。
3. 心律不整
窦性心律不整,心房早期收缩,心室早期收缩;心房扑动,心房纤维颤动,心室频脉,心室纤维颤动;房室传导阻滞。
4. 胸痛
对大多数病童和其父母亲而言,「胸痛」指的就是「心脏病」。事实上最常见胸痛原因乃肋软骨炎,占 20-75﹪。其次为胸壁外伤、肌肉扭伤和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咳嗽。即使我们对病童做了许多检查,大约仍有 40﹪找不出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心脏病很少以胸痛来表现的。
一般而言,儿童胸痛的原因包括:胸壁、呼吸道、心理因素和心脏四大类。
5. 喘:睡眠呼吸 %26gt; 40/分时就必须注意,若大于 60 则一定有问题(即使是新生儿)。
6. 川崎病
7. 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
8. 心跳过快
休息状态下之正常心跳
窦性心搏过速:儿童 %26gt; 140/分,婴儿 %26gt; 160/分;很少超过 200/分。原因包括 -- 发烧、失血、休克、心衰竭、药物、甲状腺机能亢进。 心室上心搏过速:每分钟心跳 240+/-40,P波常因埋在T波中而看不到;有时可看到P波,不过P轴常不正常。有一半的病例找不到原因(尤以婴儿为甚);WPW症候群占10-20﹪。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 Ebstein 氏异常、单心室和 L-大动脉转位的病人也较容易发生心室上心搏过速。心室频脉(VT):每分钟心跳120-200。原因包括 -- 心肌炎、长QT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开心术后、药物中毒、如毛地黄、交感神经刺激药,以及安非它命。
9. 讨论:「望、闻、问、切」
· 望— 外观有无异常?营养状况如何?肤色?指尖?呼吸次数?胸骨凹陷与否?盗汗、胸壁鼓出或畸形?
· 闻— (听诊)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心杂音;呼吸声、心包膜磨擦声(friction rub)。
· 问— 母亲怀孕过程,生产前后病史,例如:怀孕中感染、服用药物(包括烟酒);出生体重,喂食情形,有无蹲踞动作或发绀发作(Blue Spells)?常常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容易疲劳?心杂音或胸痛?关节痛、抽搐、服药情形。· 切— (触诊)脉搏、胸壁起伏、震颤、肝脏肿大、测量四肢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