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凌晨,一对罕见胸腹联体女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成功获得分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是中国乃至亚洲一流的儿童疾病治疗中心之一,同时拥有上海市小儿外科畸形诊治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小儿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此次手术中,该两个临床医学中心强强联手,在分离胸腔、腹腔共同心包和共同肝脏等组织的同时,一并纠治了联体女婴所存在的心血管畸形,手术取得巨大成功,显示出了该院小儿外科综合实力的临床先进水平。
联体儿发生罕见,曾被称为联体双胞胎,出生时两个胎儿未完全分开,是身体中有一部分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畸形,发生率约出生成活婴儿的1/100000,手术成活率极低。在所有联体儿中,胸腹联体仅占其中的29%,这种联体儿的胸、腹相通,多个脏器相联,国际上惯用牺牲一个保全另一个的手术方法,但死亡率极高,已被公认为一道世界性难题。
2004年6月6日,江苏徐州一名产妇在当地医院剖腹产下一对联体女婴。医院从未见过如此特殊的病例,立即与已有四例联体儿成功分离经验的上海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联系,医学中心获悉后当即表示,接受该患儿并为其进行联体分离术。10小时之后,联体女婴被快速、安全的从徐州送到了位于浦东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监护室。当晚一系列初步检查立即实施,检查显示这对亲密姐妹胸腹相联,可能共用一个心包,有共同肝,肠道可能相通。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例,医学中心的党政领导非常重视,随即召开了各职能部门、科主任及多位专家的讨论会,组成了以刘锦纷院长和吴晔明副院长为首的全面协调组,以施诚仁教授、陈其民主任、王莹主任以及孙建华主任领导的专家医疗组和以护理部主任楼建华为首的特别护理小组,全权组织安排这对联体女婴的救治工作。

7月28日,影像中心主任朱铭和心血管内科高伟主任医师为联体女婴进行DSA数字剪影心血管造影,在这国际医学领域里尚属首例,造影显示阿小的心血管系统存在先天畸形。为了全面了解姐妹俩的联结情况,影像中心采用了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制作了联体女婴的三维立体影像。
8月底,联体姐妹的体重已经由出生时的5900克增加到9900克。医院再次召开专家讨论会,决定在9月上旬为联体姐妹进行分离手术。一切安排都在顺利的进行中,就在这时,联体姐妹中的阿小由于心血管畸形,出现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伴发心肾功能不全,随时可能因全身衰竭死亡,并逐渐累及到阿大,给抢救带来极大的困难。专家组当即立断,决定于9月8日晚按预定的手术方案进行紧急分离手术。
分离手术于晚上8点准时开始,由施诚仁教授、陈其民主任领衔手术一组,蔡威教授、吴晔明教授领衔手术二组。手术首先分离腹部,进行共同肝离断。施诚仁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一个厚度达10厘米的、没有明确离断界线的肝脏确定了分离线。运用超声刀和氩气刀对肝脏进行切割分离,完整地保存了姐妹俩各自肝脏内的血管和胆道系统。手术下一个难点是共同心包的分离。如专家们所预料的一样,一个心包包裹着两个心脏,随着心包被剪开,两个相拥的心脏自动分离。
9月8日凌晨1点15分,当手术进行到3小时15分时,联体女婴完全分离。接下来两个女婴同时在两个手术台上由蔡威教授和吴晔明教授分别进行胸腹壁缺损的修补,修补材料选用了高级的航空金属—钛金属,并经过了硅橡胶研究所的精心改制。由于阿小存在心血管畸形,刘锦纷教授和张海波主任同时为她作了一期纠治手术。凌晨2点,手术顺利结束,姐妹俩被分别放入事先备好的暖箱安全送回了监护室。
分离成功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手术后的恢复更加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对于这种胸、腹相通,多个脏器相联的联体儿,惯用牺牲一个保全另一个的手术方法,但死亡率极高,已被公认为一道世界性难题。儿童医学中心的医护专家们丝毫没有松懈,为患儿早日远离危险、逐步康复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