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间隔缺损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但是它的分类至今仍无定论,可谓五花八门。这种命名学上的混乱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现就室缺分类的几大门派加以分析。 经典室缺分类法: Van Praagh分类法: Robert Anderson分类法: 总体而言,目前我们心脏中心以Robert Anderson的分类法为依准。Van Prahh曾经对paramembranous和perimembranous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在古希腊语中,para-的含义为“旁”,而peri-的含义为“周围”,因此膜周型室缺和膜旁型室缺的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嵴上型所指的“嵴”为室上嵴,因此膜周的室缺按照经典分类方法都可以归为嵴下型,而肺动脉瓣下以及双动脉下的室缺则可以称之为嵴上型;法鲁氏四联症的室缺是由于肺动脉瓣下圆锥发育不良所致,则被Van Prahh归为膜旁型室缺。 对于外科医师而言,室缺与室上嵴、室间隔膜部、肌部的位置关系判断对于手术操作比较重要,嵴上型的一般需要采用肺动脉切口入路修补;膜周、膜旁的则可以右房入路修补(法鲁氏四联症的室缺则从右室、右房修补均有可能);肌部的室缺通过右房修补多见,术中置放介入封堵器也通过右房,少部分靠近心尖部的肌部室缺则需要在左室心尖部做切口。 |